9月20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非洲研究中心、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北京外国语大学第一届非洲区域国别研究生论坛”在北外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19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和硕博研究生,以论文竞赛形式探讨非洲区域国别研究的前沿议题。论坛设博士组和硕士组,所有论文均经匿名评审。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会长张振克教授、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安春英研究员和李智彪研究员、北外国际关系学院张志洲教授出席此次论坛。
非洲学院院长李洪峰在上午的开幕辞中指出,北外非院始终践行语言技能、区域知识和学术导向“三位一体”的理念,在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人文关怀的人才方面不断创新,并积极推动中国非洲区域研究建设。开幕式后举行颁奖典礼,共有5名博士和19名硕士获奖,指导教师获“优秀指导老师奖”。

随后,一等奖获得者作学术发言。南京大学徐熠安探讨非洲农村可持续发展路径,北京外国语大学曾振鹏分析泛非支付结算系统逻辑与挑战,浙江师范大学陈劲康研究萨赫勒国家联盟运行机制,吉林大学赵晓东剖析非洲半导体资源在中美竞争中的作用。点评环节,安春英从研究方法与理论框架提出建议,强调实地调研与多元数据的重要性;张志洲则鼓励跨学科融合与问题导向思考。
下午论坛设三个分会场,主题分别为“中非合作与非洲经济转型”“非洲社会文化与殖民遗产”“非洲政治转型与国家建设”。
闭幕式上,张振克教授认为本次论坛充分展现了新一代非洲研究学者的实力与创新精神,为推动中国非洲区域研究搭建了重要平台。亚洲学院、非洲学院党总支书记许晔指出,在中非关系迈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深化非洲区域国别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青年学者以扎实功底和人文情怀,为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本届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也为中国非洲区域研究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

供稿单位:非洲学院
撰稿人:曾雯雯、曾振鹏
审核人:许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