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讲座信息 > 正文

非洲学院成功举办“非洲研究新锐学者系列讲座”第三讲

【来源: | 发布日期:2020-12-21 】

2020年12月16日,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举办新锐学者系列讲座第三讲,主题为“再现的政治:乌斯曼•塞姆班与非洲电影批评中的‘本真性’问题”,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教授、罗德斯大学非洲与南南艺术项目研究员程莹老师主讲。

讲座伊始,程莹老师结合自身求学经历,分享了被誉为“非洲电影之父”的乌斯曼·塞姆班对其学术研究的启迪。她认为理解塞姆班以及他的电影实践和批评,能帮助我们在很大程度上理解后殖民时代非洲国家文化生产和文艺实践所面临的一种十分普遍的境遇。理解塞姆班,是我们理解非洲文化及其接受史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在对塞姆班的生平及其创作的社会背景进行简介后,程老师从塞姆班电影《黑人女孩》中的一个经典的有关“面具”的场景入手,结合“面具”意象与(西方)非洲艺术史的关系,分析了这一场景如何隐喻了非洲文学和艺术文本的一种批评境遇。塞姆班实际上是在借助面具场景发问:是否存在一种真正的非洲电影语言和审美?非洲文化文本应该如何呈现非洲?非洲文学、文化的“本真性”究竟应由谁来定义?

以塞姆班的《黑人女孩》这部电影及其他多部非洲电影为例,程老师分析了非洲的电影实践者和批评家对这些问题的探索。从《黑人女孩》开始,非洲电影逐渐开始展现出与西方的民族志电影和好莱坞电影等截然不同再现非洲文化与非洲人的方式。成立于1969年的泛非电影制片人联合会、以及以塞姆班为代表的非洲“第三电影”思潮实旨在创建一种新的电影语言(以塞姆班为例,他强调电影应使用本土语言、仪式化的叙事节奏、呈现“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挑战第一(好莱坞电影)和第二电影中(如新浪潮电影中的民族志电影)看似成熟的电影语言中那些鲜明的种族主义逻辑。这一代电影实践者认为,非洲电影必须是激进的电影,电影必须首先是具有社会和政治功能的文化行动。第三电影运动实践呼应了弗朗兹·法农对于第三世界美学和文化的观点——只有将美学融于社会生活中,去殖民化才会成为可能,文化才会成为我们的文化,真正建构我们的审美。这类电影强调社会纪实性,强调艺术与政治和现实的关联,但又不同于宣传电影,借助电影的批判性和知识性创造一种“革命性的大众文化“。

与此同时,程老师也指出,虽然这些电影经常被归结为一种“现实主义”叙事,却在其中经常出现与超自然力量密切相关的仪式元素。如杰姆逊所言,既然这些文化实践者并没有“任何思古或者怀旧的文化民族主义,所以判断他们为何重提旧日的部落价值观及其重要性就十分关键。”这些仪式元素往往将主人公置于一种传统与现代社会的交叠之处,反映的不一定是传统意义上的物质现实,更多地是一种“心理真实”,是后殖民时代普罗大众如何通过“仪式化”的传统方式对社会秩序、社会权威、政治结构和权力运转机制进行阐释。这种特征在非洲大陆最重要的文化现象诺莱坞电影中更加突出。诺莱坞电影的特别之处,不仅在于它是真正意义上非洲人讲述的有关非洲人的故事,更在于它讲述的故事,超越了抽象的理论,再现了一种后殖民时代当代非洲的真实社会面貌——流离的人群、错乱的社会关系、无序的经济体系、资本消费的盛行与文化认同的矛盾等等,并将这些真实以普罗大众的审美方式再现出来。结合诺莱坞电影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机制,我们不难理解为何诺莱坞电影意味着一整真正意义上非洲大众电影的诞生,彻底打破了有关非洲电影批评所面临的“本真性”悖论。讲座最后,程老师总结了理解塞姆班的电影创作及其批评实践中“再现的政治”能在何种程度上给我们今天理解非洲文化文本带来启示。

此次讲座由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李春光老师主持,除我校师生外,还有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及研究机构,共计60多名专家学者和学生参加了此次线上讲座,并与程莹老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