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规章制度 > 正文

非洲学院“传帮带”专项工作办法(试行)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04-14 】

非洲学院“传帮带”专项工作办法(试行)

(2025年 4月 8日非洲学院党政联席会通过)


一、 工作目标

为进一步适应新形势下青年教师的发展需求,平稳较快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和国际合作能力,充分发挥骨干力量的示范和帮带作用,实现“传帮带、共进步”,特制定本办法。

二、 工作方式

(一)确定结对力量。由政治素养过硬、职业道德良好、经验丰富、业务技能突出的教师担任导师,以结对方式开展“传帮带”工作。为了保障结对效果,每位导师结对人数最多为2人。

(二)落实传帮带措施。结对双方以学期为单位,制定个性化传帮带工作方案,灵活扎实推动。结对导师要多方面掌握思想动态、传授工作经验、指导日常工作、关心日常生活。

(三)及时进行效果评估。结对双方每学期期末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和具体目标实现情况,上报学院。

(四)学院为“传帮带”导师每学期发放加班费500元/结对人。



三、具体工作任务

(一)思想认识指导

1. 定期思想交流:导师与青年教师每月至少进行1次思想交流,了解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职业道德观。

2. 课程思政指导:指导青年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3. 职业发展规划:帮助青年教师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明确教学、科研和服务国家战略的目标与路径。

(二)教学实践指导

1. 教学方法与技巧:为青年教师提供教学方法与技巧的指导,包括课堂管理、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

2. 教学实践支持:导师每学期观摩1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进行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青年教师每学期观摩1次导师的课堂教学,观摩后进行总结与反馈。

(三)科研创新指导

1. 导师指导青年教师确定科研选题,结合学院学科方向和个人兴趣,制定科研计划。

2. 导师指导青年教师撰写科研论文,每学期完成1篇论文的选题,并提供修改建议。

3. 协助青年教师申报科研项目或学术奖项,提升科研竞争力。

(四) 学生管理指导

1. 学生思想教育:导师指导青年教师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帮助青年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与学生沟通的技巧,提升学生思想教育的针对。青年教师每学期参与1次学生思想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心理辅导等)。

2. 学生事务处理:导师指导青年教师学习学生管理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包括班级管理、学生事务处理、班级活动组织等。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结对双方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度充分重视“传帮带”工作的开展,提高政治站位、推进学科建设、加强课程思政。

(二)突出效果导向。“传帮带”要聚焦教师发展中的常见问题、突出问题和个性化问题,注重研讨,注重成果产出,起到互动互促的良好效果。导师要倾囊相授,青年教师要虚心求教、充分吸取经验并付诸运用。


非洲学院

2025年 4 月 8 日